我國耐熱鋼是抗氧化鋼和熱強鋼的總稱。在高溫下具有較好的抗氧化性并有一定強度的鋼種稱為抗氧化鋼;在高溫下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和較高強度的鋼種稱為熱強鋼。一般來說,當溫度超過300~350℃時亦需用耐熱鋼。一般工作溫度:熱強鋼約在350~650℃,抗氧化鋼約在550~1200℃左右。
如果將鉻含量高于12%以上的耐腐蝕(包括高溫氣體腐蝕)的鋼泛稱為不銹鋼的話,耐熱鋼中大部分也可稱為不銹耐熱鋼(或“耐熱型”不銹鋼)。在實際工作中,經常發生將不銹鋼和不銹耐熱鋼混淆的情況。因不銹鋼和耐熱鋼均以鉻鋼為基礎發展起來的,在氧化性環境中具有獨特的優越性。一些鋼種的化學成分區別不大,甚至有的完全相同(如1Cr18Ni9Ti等鋼,同時被列入我國不銹鋼和耐熱鋼國家標準之中)。我國不銹鋼和耐熱鋼采用相同的牌號表示方法,更易混淆。國外不少標準是將不銹鋼和耐熱鋼合在一起,或在用途欄中注明屬耐蝕型、耐熱型或耐酸耐熱型不銹鋼等。由于一類或某種鋼,完全可能具有多方面性能和用途。在某種情況下,可劃分為這一類鋼,而在另一種情況下,或使用重點和要求不同,又可并入另一鋼類,或者同時屬于不同鋼類,這種分類交叉的情況也是難以避免的,尤其是按用途分類,如不銹鋼和耐熱鋼。因此重要的是不要混淆,過去這方面教訓不少,最常混淆的是Cr25Ni20類鋼,經常簡稱為25-20鋼。其實它包括有一系列的不(bu)銹耐熱鋼和不(bu)銹耐酸鋼。例如:2Cr25Ni20耐熱(變形)鋼、ZG4Cr25Ni20Si2耐熱鑄鋼等主要用于高溫反應管等;0Cr25Ni20不銹鋼同時列入我國不銹鋼GB1220-84和耐熱鋼GB1221-84標準中;超低碳00Cr25Ni20(Nb)、高純000Cr25Ni20不銹耐酸鋼主要用于高溫稀硝酸等介質中。因此,其間(包括各自相匹配的焊接材料)是不能相互交換代替使用的。即使同一鋼種,其變形合金和鑄造合金的化學成分區間范圍也往往是不完全相同的。
不(bu)(bu)銹鋼(gang)和耐(nai)(nai)(nai)熱鋼(gang)的(de)區別主(zhu)要是(shi)(shi)(shi)用(yong)途和使用(yong)環境(jing)條件不(bu)(bu)同(tong)。不(bu)(bu)銹鋼(gang)主(zhu)要是(shi)(shi)(shi)在(zai)溫(wen)(wen)度(du)不(bu)(bu)高(gao)的(de)所謂濕腐(fu)(fu)蝕(shi)(shi)介質(zhi)(zhi)條件下(xia)(xia)使用(yong),尤其是(shi)(shi)(shi)在(zai)酸、堿、鹽等(deng)(deng)強腐(fu)(fu)蝕(shi)(shi)溶液中,耐(nai)(nai)(nai)腐(fu)(fu)蝕(shi)(shi)性能(neng)是(shi)(shi)(shi)最關鍵、最重要的(de)技術指標。耐(nai)(nai)(nai)熱鋼(gang)則是(shi)(shi)(shi)在(zai)高(gao)溫(wen)(wen)氣體環境(jing)下(xia)(xia)使用(yong),除耐(nai)(nai)(nai)高(gao)溫(wen)(wen)腐(fu)(fu)蝕(shi)(shi)(如高(gao)溫(wen)(wen)氧化(hua),可謂干腐(fu)(fu)蝕(shi)(shi)的(de)典(dian)型)為必(bi)要性能(neng)外,高(gao)溫(wen)(wen)下(xia)(xia)的(de)力學性能(neng)是(shi)(shi)(shi)評定(ding)耐(nai)(nai)(nai)熱鋼(gang)質(zhi)(zhi)量(liang)的(de)基本指標。其次,不(bu)(bu)銹鋼(gang)為提高(gao)耐(nai)(nai)(nai)晶間(jian)腐(fu)(fu)蝕(shi)(shi)等(deng)(deng)性能(neng),碳(tan)含(han)量(liang)愈低(di)愈好。而耐(nai)(nai)(nai)熱鋼(gang)為保(bao)持高(gao)溫(wen)(wen)強度(du),一般碳(tan)含(han)量(liang)均較(jiao)高(gao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