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碳(C)


  ①. 含碳量的增加(jia),使得(de)碳素鋼的強度和(he)(he)硬度增加(jia),而塑性、韌性和(he)(he)焊接性能(neng)下降。


  ②. 一般情況下,當含碳(tan)量(liang)大于0.25%時,碳(tan)鋼的可焊性(xing)開始變差,故壓力管(guan)道中一般采用(yong)含碳(tan)量(liang)小于0.25%的碳(tan)鋼。含碳(tan)量(liang)的增加,其球化(hua)和石墨化(hua)的傾向(xiang)增加。


  ③. 作為高溫下耐熱用的高合金鋼,含碳量應大于或等于0.04%,但此時奧氏體不銹鋼的抗晶間腐蝕性能下降。


2.硅(Si)


  ①. 硅固溶(rong)于鐵素體(ti)和奧氏體(ti)中可起到提高它們(men)的硬度(du)和強度(du)的作用(yong)。


  ②. 含硅量若超(chao)過3%時,將顯著地降低鋼的(de)塑性(xing)、韌(ren)性(xing)、延展性(xing)和可焊性(xing),并易導致冷脆,中、高碳鋼回(hui)火時易產生石墨化(hua)。


  ③. 各種奧氏(shi)體(ti)不銹鋼中加入約2%的硅,可以增強它們的高溫不起皮性。在鉻、鉻鋁、鉻鎳、鉻鎢等鋼中加入硅,都將提高它們的高溫抗氧化性能。但含硅量太高時,材料的表面脫碳傾向增加。


  ④. 低含硅量對鋼的耐腐蝕性能影響不大,只有當含硅量達到一定值時,它對鋼的耐腐蝕性能才有顯著的增強作用。含硅量為15%~20%的硅鑄鐵是很好的耐酸材料,對不同溫度和濃度的硫酸、硝酸都很穩定,但在鹽酸和王水的作用下穩定性很小,在氫氟酸中則不穩定。高硅鑄鐵之所以耐腐蝕,是由于當開始腐蝕時,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SiO2薄層,阻礙了酸的進一步向內侵蝕。